- ·上一篇文章:《半月谈》2017年1月
- ·下一篇文章:《半月谈》2016年11月
《半月谈》2016年12月
从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看全面从严治党七大着力点
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在京闭幕。全会总结了2016年纪律,对2017年任务进行了部署。
全会提出,今年将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好纪律意义重大。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的新起点上,全会公报从7个方面提出了下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任务。
【着力点一: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
公报摘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严明换届纪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贯彻落实六中全会精神是今年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关键要求。
党内政治生活状况决定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住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个根本,强化党内监督。六中全会通过的两部重要党内法规,是全面从严治党从治标向治本转变的一个标志,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必须抓住治本之策。汪玉凯说。
【着力点二:坚决防止四风反弹】
公报摘录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交上作风建设合格答卷。把纠正四风往深里抓、实里做,紧盯老问题,关注新动向,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对执纪审查对象存在四风问题的,要先于其他问题查处和通报。检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措施执行情况,实事求是修订制度。坚定文化自信,弘扬党的优良作风,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指出,作风建设不会一蹴而就,当前四风问题仍然树倒根在,同时表现出一些新花样,有的转入地下,一旦放松极可能出现反弹回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风化俗成仍然需要时间。必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恒心和韧性抓下去,盯住老问题、严打新动向,让好的作风成为党员干部的习惯。同时,要大力弘扬优良的党风政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引领社会风气好转。谢春涛说。
【着力点三:以强力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公报摘录以强有力问责督促各级党组织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各级党组织解决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少数,层层落实责任。严格执行问责条例,加大问责力度,激发担当精神。
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这是我们党加强制度建设、加强权力监督制约的必然要求。强化监督问责不是一个泛化的口号,是实实在在的要求,关键要落到实处。汪玉凯说,各地各部门要抓好问责条例的执行,抓紧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推动问责常态化。
要坚持把问责作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作为执纪审查的必然延伸,坚决以不落实之事问责不落实之人。江西省纪委书记孙新阳表示,问责工作必须抓住关键少数,坚决把该打的板子打下去。
【着力点四:扎实推进监察体制改革】
公报摘录在党中央领导下,中央纪委牵头抓总,落实改革方案,推动制定国家监察法,筹备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央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协调和服务,试点地区党委负主责,纪委要抓好组织实施,整合行政监察、预防腐败和检察机关查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以及预防职务犯罪等工作力量,成立省市县三级监察委员会,构建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
谢春涛表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改革,目的是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推动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相互促进。
目前北京、山西、浙江3省市的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年,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制定国家监察法,将为改革提供法治保障,同时为在顶层设计层面上筹备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做好实践准备。谢春涛说。
【着力点五: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公报摘录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加强日常管理监督上下功夫。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坚决减少腐败存量,重点遏制增量。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反腐败国际合作。深刻剖析典型案件,忏悔录能公开的都要公开,充分发挥反面教材作用。
汪玉凯指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是反腐败实现重大转折的标志。十八大以来,反腐败工作从解决存量问题入手,治标为治本赢得了时间、打下了基础,取得了很大成绩。下一步,要把重点放到解决腐败增量问题上,更加注重预防,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特别是对那些还不收手、不收敛的增量问题,要坚决打击。
这几年,反腐败取得巨大成绩,也有公众广泛参与的成功经验。下一步要加大这方面的力度,继续加强曝光,越公开越透明,腐败分子就越没有藏身之地。汪玉凯说。
【着力点六:实现巡视全覆盖目标】
公报摘录立足本届完成纪检体制改革任务,提炼总结实践成果。完成对中管高校的巡视,实现党中央一届任期巡视全覆盖目标,总结提炼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工作经验,把巡视创新实践固化为制度成果。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三转,推进纪检机关内部体制改革,完善派驻工作机制,发挥监督作用。
汪玉凯指出,十八大以来已经开展了11轮中央巡视,从省区市地方,到中管企业、金融单位,再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巡视全覆盖的目标已经接近完成。这几年不仅巡视工作很有成效,而且创新了很多工作方法,比如回头看等,需要及时总结,把成果固化下来,形成制度设计,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有效借鉴。
【着力点七: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公报摘录做好纪委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统筹干部选拔、培养、交流、使用,严格落实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建设一支让党放心、人民信赖的队伍。
谢春涛指出,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是一项重大的制度成果。规则是纪检系统对曾经出现的经验教训的总结,从制度层面回答了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完善内控机制,通过一种科学规范的制度设计,把监督执纪的权力也放进制度的笼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下一页
第2篇 《半月谈》2017年1月
同是归国自首犯王国强、李华波量刑为何大不同? 临近岁末,两个备受关注的外逃贪官案件同日宣判。 1月23日,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辽宁省凤城市市委原书记王国强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依法判处王国强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人民币90万元,没收受贿所得赃款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非法所得。 同日,江西省上饶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江西省鄱阳县财政局经济建设股原股长李华波贪污一案,依法判处李华波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继续追缴犯罪所得剩余赃款。 社会危害性相当、犯罪行为类似的两个【查看全文】
第3篇 2013年《半月谈》汇总 2013年《半月谈》第1期半月评论:赢得挑战就赢得机遇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大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将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关键作用。
抓住用好战略机遇期,首先要正确认识战略机遇期。机遇不是撞到树上的兔子,也不是从天而降的馅饼,机遇是具有关键性的有利条件。同时,机遇不等于一帆风顺,有利的条件不一定必然导致有利的结果,因为不利条件的挑战也同时存在,有利条件可能失去关键性的作用,良机甚至可能转化为危机。因此,机遇需要我们做出主动的因应,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赢得了挑战,就赢得了机遇。战略机遇期需要我们去发现,去营造,去维护,去拼搏。
改革开放初期,党中央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判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查看全文】
2014年《半月谈》第1期半月评论:保持定力,全面深化
一段时间以来,“定力”成为中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关键词。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努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增强和平发展的战略定力;立足自身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我们坚守毫不动摇的政治定力;把握当下发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宏观部署出台后,更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定力,把中国的改革沿着中央确定的方向扎实推进。
当2014年这个“新改革元年”的曙光照亮中国大地,全面深化改革的春潮处处涌动。珍惜中国新一轮改革来之不易的良好开局,保持定力将其推向深入,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民心所向、福祉所系。
保持定力推进改革,就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将中央确定的改革步骤贯彻落实到位。从十八届三中全会闭幕后各地各部门迅速展开改革阵型、社会关注的改革力【查看全文】
民间小升初联考,闹剧还是无奈?
民间联考只为摸底?
2002年,武汉市取消了小升初统一招生考试。然而今年国庆节假期,一场民间发起的小升初联考却悄然进行。
据了解,这场规模浩大的考试,主要发起人是学生家长。半月谈记者试图多方联系几位组织者,但都被婉拒。一些学生家长向记者透露,参与策划联考的家长有20来位,他们的孩子大多就读于武汉一些知名小学,即将面临小升初。
在这些家长看来,现在小学毕业没有全市统考,孩子平时参加的学科考试多是学校命题,可比性较差,而校外机构多是单科辅导,无法掌握孩子的整体情况。联考不仅能摸清孩子真实成绩,将来也许还能成为进入重点初中的“敲门砖”。
记者了解到,这次联考背后,还活跃着一批教育培训机构:除了有承办方“家长100论坛”支付联考产生的1万元成本费,武汉9家较大型的教育培训机构同样热情高涨,它们不仅通【查看全文】
法学院之问:法治人才后备队伍调查
依法治国呼唤“四有”法治人才
会释放空前利好
“特别振奋!”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马跃进说,会专门提到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可见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相当数量的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支撑,因此法学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会决定指出,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山西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天虹表示,这对法科学生来说是极大鼓舞。目前,法科毕业生进入司法系统工作,要经过一系列考试,而一些政法机关招录机制不健全,使得法科学生进入司法系统工作并不顺畅。
会决定指出,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查看全文】